探索微观世界,聚焦创新发展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0-06-25
  

  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科学院的领导下,五年来,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导向,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公益科研、科技服务、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朝着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方向奋勇前进。

  一、坚持党的领导,集思广益绘蓝图

  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广东省委和省科学院党委从严治党工作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推动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所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发展,紧紧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充分激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营造氛围、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进工作方面取得成效,不断提升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实效。

  二、坚持创新驱动,聚精会神谋发展

  研究所始终面向国家和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微生物学的重大需求,重点致力于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及健康等相关基础、应用基础及公益性研究,开展为支撑生物技术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储备性前沿技术探索,努力建成拥有良好源头创新能力和有序运行的现代微生物学科研机构。

  (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筑牢国内一流科研机构的压舱石。

  树立整体前行理念,犹如前行中的航空母舰,要有压舱石,才能抵御风浪、稳定航行、保证远行,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就是研究所的压舱石。研究所已建成国家级科技平台6个。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科学技术部和广东省共建的我国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它标志着中国面向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的诞生。

  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环境微生物与区域生态安全、有害微生物监测与防控,致力于在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微生物资源、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抗病毒的活性物质研究开发、海洋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食源性致病菌和霉腐微生物的防控等领域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重大重点科技攻关及科技援藏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赵国屏院士、朱作言院士、邓子新院士、郝吉明院士、孙宝国院士、张偲院士、吴清平院士等16位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科学家组成,赵国屏院士担任学委会主任,郭俊研究员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际/国家专利菌种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2015年12月,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成为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并于2016年1月加入布达佩斯条约国际条约,成为我国三大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之一。已建成专利微生物菌种库、普通微生物菌种库和13个专业菌种库,现保藏菌种23000多株,基本覆盖环境、工业、农业、分析、食、药用真菌行业各类生产和科研教学用微生物,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支撑。该中心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战略支撑和保障平台之一,在我国专利生物技术保护,加速专利生物技术转化应用,促进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

  研究所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人才强所战略规划体系,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形成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和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出国进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以及卓越人才奖励等激励制度。已建成由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领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拥有1名院士、3名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2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丁颖奖获得者、1名国家优青、3名省杰青、100名博士等。五年来共培养博士23名,出站博士后11人,选派到国外进修和深造有4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名。

  (三)凝心聚力抓创新出成果,不断增强科技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五年来,研究争取科研项目的能力显著提升,获批多项国家级重大专项,如连续三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92项,总金额1.08亿元,省部级项目166项,合同总金额1.6亿元。获批总经费从2015年的6049.14万元到2019年的13663.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59%,其中国家级项目获批经费从2015年的417.14万元到2019年的2668.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59.04%,省部级项目获批经费从2015年的2410万元到2019年的6356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7.44%。

  论文数量和质量有了飞跃。5年来共发表论文750篇,其中SCI/EI收录514篇,1区论文75篇,发表论文总数从2015年的127篇到2019年的184篇,年平均增长率达9.71%;SCI/EI收录论文从2015年的74篇到2019年的144篇,年平均增长率达18.11%,1区论文从2015年的8篇到2019年的17篇,年平均增长率达20.74%。其中2018年刘飞副研究员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于《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38.618)的“Fluorescent probe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alytes in biology”被评为高被引论文。

  五年获得各级奖励11项。其中“水体复合污染的多界面微生物强化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利申请/授权量逐年稳步上升。5年来共申请专利332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16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PCT国际专利7件,美国专利1件;获授权专利115件,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8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美国专利1件。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52件增长到2019年的117件,年平均增长率达22.47%。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研究所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合作项目5项,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每年有十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丹麦电微生物学高端论坛2019”于2019年10月24-26日在广州举办。会议邀请了Nielsen教授等十余位电微生物学专家并做学术报告,省科技厅、省科学院、省科协和省微生物所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并致辞。中丹双方联合签署共建“中-丹电微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协议,包括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及青年人才、研究生培养等。Nielsen教授等专家对珠三角电缆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中丹双方就相关研究进展、进一步的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饮用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吃出健康是食品安全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

  (五)为生物相关产业提供共性关键技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研究所牵头建立了“广东省饮用水安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的饮用水安全应急快速分析检测与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及成果推广的研究平台,重点开展水源化学污染毒性的生物监测技术、饮用水有害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新型安全环保消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及有害消毒副产物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等,并致力于饮用水安全应急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逐步建成保障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科技支撑体系。该中心的组建,为饮用水企业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成套解决方案,为政府应对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技术支撑和保障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食用菌是指香菇、木耳、灵芝、虫草等可供食用和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是肉类和蔬菜之外的另一大类食物来源,也是解决人类营养问题的优选产品。2010年我国食用菌占全球总产量的70%,广东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企业居国内领先。研究所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保藏食用菌等大型真菌标本6万多号,菌种1700多株。5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食用菌科研项目60多项,重点开展菌种、栽培、加工和质量监控等产业链主要环节的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通过技术转让和培训指导在“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10个大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和1个深加工示范基地,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大型真菌分类和毒蘑菇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研究所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真菌学家邓叔群院士创建中南真菌研究室以来,一直从事大型真菌资源相关研究,现已成为我国大型真菌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也是华南大型真菌资源研究实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科研单位。已建成华南最大的真菌标本馆,发表大型真菌新种100多种,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毒蘑菇鉴定的国家标准(GB/T 24316-2009),在我国开创了毒蘑菇毒素基因研究领域,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引起毒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剧毒毒素α-amanitin编码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也是我国最早具有国家实验室认可毒蘑菇检测资质的机构,现已出具毒菇中毒样品检测报告100多份,调查了毒蘑菇中毒事件100多起;同时也是我国最早被认定为毒蘑菇等大型真菌省级科普基地的单位,为毒蘑菇中毒预防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主持和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发展,为质量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5年至2019年期间,研究所主持和参与了40个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9个。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抗菌防霉类国家标准,如《GB/T 37247-2018光催化材料及制品抗真菌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GB/T 24128-2018塑料 塑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评估》和《GB/T 35469-2017建筑木塑复合材料防霉性能测试方法》等,为相关材料与产品的抗微生物性能提供了分析和评估依据,有力促进行业生产健康、环保的材料与制品,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对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化学品系列国家标准, 如《GBT 35527-2017 化学品 沉积物中底栖寡毛纲环节动物生物蓄积试验》《GBT 35514-2017 化学品 线蚓繁殖试验》和《GBT 35515-2017 化学品 鱼类雌激素、雄激素和芳香酶抑制活性试验方法》等, 规范和统一了我国化学品毒性试验方法,对提升我国测试机构的生态毒理检测能力、实现化学品测试数据的国际互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我国企业突破REACH法规的技术壁垒、出口产品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作为具有热带亚热带区域特色与优势的微生物学专业科研机构,微生物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立所之本,突出优势和特色,坚持开放与共享,争当学科建设的生力军、先行者、排头兵,做出不可替代的科技创新工作,全体职工守初心、担使命,正向着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国际知名的微生物专业机构而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