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应用所:抓机遇,谋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0-06-12

省科学院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紧紧抓住广东省科学院重组整合谋发展的机遇,结合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要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形势,聚焦广东特色生物产业和生物安全的需求,立足我所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以及现代生物应用技术领域的特色与优势,主动谋划布局,采取多种措施建立高活力的资源配置和人才发展机制,构建实现跨越发展的支撑体系。近五年来,研究所在创新环境与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学科规划与布局

(一)前瞻布局谋发展,紧跟形势划定位

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与国内外对口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组织多种研讨会深入思考我所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建设任务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调整学科布局,逐渐形成了“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18行动计划”、“‘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一一二规划)”发展思路,凝练三个未来发展方向——有害生物防治和资源昆虫利用、南岭生态安全屏障和大湾区生态保护、生物医药创新研究,确立四个奋斗目标——将我所建设成为我国在华南动物资源及栖息地保护研究不可替代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特色明显的,特种经济动物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国内领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流生物类新型科研机构。

(二)追随新思路,创造新格局

明晰生物资源的应用性和服务性的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创新人才结构和布局。引进学术所长杨星科、提拔2名优秀的80后年轻科研骨干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优秀领导架构。

通过研究团队整合重构,将“小、重、散”的原17个研究中心重组为“方向清晰、优势突出、研究与转化应用链条完整”的7个研究中心和1个产业技术与成果转化中心,并选聘8名科研骨干做中心主任;以筹建“药物合成与评价研究中心”及与企业共建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形式拓展了我所在灵长类实验动物和疾病动物模型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药物合成领域的突破及与生物医药产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人才强所效应凸显。2017年引进Daniel R. Gustafsson博士,开创了中国野生鸟类羽虱系统研究的先河。近三年,其发表SCI论文25篇,出版专著1部,发表2个新属、42个新种,协助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该类项目2019年全国仅2项,省科学院为首次获批。此外,还获批省级人才项目。

二、科研成果与业绩

(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凸显。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原创性技术突破。近五年新获批项目近500项,总经费约2.6亿,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118项,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182篇,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在Current BiologyIF 8.851)、PNASIF 9.504)、Conservation BiologyIF 5.89)等多个权威期刊发表,其中龚世平研究员对濒危龟类的研究成果,被Science杂志网站、环球时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原所长李丽英研究员获得2020年“国际昆虫学杰出成就奖”(国际昆虫学理事会), 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第2位获此荣誉的中国科学家。李所长开创了国际领先的利用人工卵培育平腹卵蜂技术及赤眼蜂研究,开辟了我国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的新途径,在促进我国昆虫学界与世界各国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昆虫学界享有盛誉。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

强化创新文化生态保障。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等,极大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体系认证”的获批为科技成果的规范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保障。

打通路径,构建专业化平台。打通成果转移转化最后1公里,自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生物科技园,并确定其建设与运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核心业务,逐步承接研究所剥离的四害消杀等市场化业务。针对省属科研机构建设孵化器所面临的诸多政策障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细则,该建议被省科技厅采纳,纳入“科创12条”。

科技成果显著。近五年获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项(主持);授权发明专利54件(国际13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软件著作版权2件;专利转让13件,共计1839.2万元。韩日畴研究员获2016年广东发明人奖,他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9件,其中授权42件,涉及生物杀虫剂-昆虫病原线虫研发、饲用昆虫研发、蜜蜂疾病的分子防控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等四个领域,相关技术对支柱产业升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经济贡献。其中以冬虫夏草养殖的专利成果和技术体系作价1800万元,成功孵化了“力源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三)破产业核心技术,解企业发展难题,助推乡村振兴

突破野生动物繁育、灵长类动物模型制备与评价、害虫综合防控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藉此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或基地5个,每年服务企业200多家,经费近2000万元/年。

组建15名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和3个市专家服务团队,以蜜蜂、龟鳖和鱼类、家禽等健康养殖和蔬菜水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协助广东特别是粤东西北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近50户。其中蜜蜂团队发起“广东省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社的创新合作,使养蜂业形成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创新发展业态,有力助推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实施。赵红霞特派员在带动山区贫困户养蜂脱贫中贡献突出,入选2019年“广州好人榜”。

三、生物安全智库

在近期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登革热、草地贪夜蛾、柑橘黄龙病等生物安全事件中,我所勇于担当,均发挥了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的动物溯源及其传播途径调查研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持续关注和支持。

草地贪夜蛾疫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发。借助研究所在天敌昆虫与生物农药研究方面的优势,鉴定了两种野外采集的寄生蜂,筛选了近十余种饲养的赤眼蜂;并探索与研发了利用寄生蜂、昆虫病原线虫、引诱剂的草地贪夜蛾生防新技术,为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多种入侵和病媒动物监测和预警。建成71 种入侵和病媒动物数据库;完成对蚊虫、红火蚁、重要害鼠等重要入侵和病媒动物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研发;在中华菊头蝠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的3 种腺病毒可能具有比较强的感染性,需要重点监测和预警。

四、平台和资质建设

全面综合部署、着力加强投入,提升科创平台数量和品质。2015-2019年共获批/新建平台或资质25个。

省重点实验室顺应发展形势需要变更名称、拓宽研究领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围绕国家和广东省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需求, “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更名为“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范围由“重要害虫综合治理、生物源杀虫制剂研发和资源昆虫利用等”拓展为“动物保护、动物资源的利用和有害动物监控三大领域”。在2017年度省重点实验室考评中获“良好”评价,在全省189家实验室中,省科学院仅有4家获得。

 “特种经济动物的人工养殖及其产业化”通过国家科技部第一批“星创天地”备案。科技部农村中心组织的专家组实地考察后表示,研究所星创天地进展良好,项目独具特色,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具有药用和食用的广阔前景。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获农业农村部重新认定,继续开展杀虫剂、卫生杀虫剂、白蚁防治剂的登记农药药效试验,近五年来共完成药效检测300多单,经费近400万,为上百家药企的300多种农药提供规范的检测报告,为害虫有效防治,保证农药质量、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华南野生动物物种鉴定中心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陆生野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物种鉴定资质的单位。鉴定范围由华南扩展到全国,鉴定案件数量达3075宗,涉案值超亿元,严厉打击了野生动物违法贸易,为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其对海马、鹦鹉螺等物种的价值评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被农业农村部采纳,得到渔业渔政管理局的表彰,为相关物种保护和打击非法贸易提供政策支持。

五、科普惠民

积极助力推动全民科学普及。研究所围绕野生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的多个专题科普展示厅常年免费开放,同时赴中小学、社区及粤西北山区等地开展宣传,每年平均惠及人数达6万人。

2016获中央宣传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仅4个单位)。在2019“讲科学、秀科普”大赛活动中,赵佳男以“飞蛾扑火的真相”阐释百姓生活常见的科学现象,获“广州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和全国科普大赛优秀奖。

结束语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研究所围绕省科学院的新定位,立足生物资源方面的研究优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为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流生物类新型科研机构”的目标任务,研究所将继续加强基础性研究,加快前瞻性技术研发、产业共性技术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和科技智库建设,积极服务广东生物产业和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更好助力广东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