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中国-乌克兰材料连接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联合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金属学会主办,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钛及钛合金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会在广州召开。来自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马里兰大学(美国)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13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会。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朱红惠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广东省科学院合作促进部、科研管理部及相关研究所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活动合影
朱红惠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以“聚钛才 强钛链 提新质 谋新篇”为主题,钛金属作为优质轻型结构材料,已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医疗器械等众多高端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期盼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本次会议能进行充分交流与深入合作,激发创造性的灵感,碰撞出创新火花,为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与应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会议特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巴顿焊接研究所弗拉基米尔•郭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锐,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程兴旺,马里兰大学(美国)教授王浩,山东大学教授贾传宝,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郑友平等7位专家做大会报告,28位专家做会议报告交流。专家们聚焦全球钛及钛合金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下游应用前景,为行业发展锚定方向。钛及钛合金材料设计及表征、钛及钛合金智能制造与装备两场分论坛报告则深耕细分领域,围绕钛合金强韧化的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创新、新型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研发突破,以及钛合金成形、焊接、表面处理等先进应用技术,分享前沿学术成果、拆解技术攻关难点,推动产学研用各方精准对接。
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外钛及钛合金领域搭建了技术共享、成果转化的高端平台,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在深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突破制备工艺瓶颈、拓展前沿应用场景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新一代装备材料升级换代注入动力,助力我国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供稿:省科学院中乌焊接所
撰稿:贾重雪
审稿:郑新 高世一 许磊
校稿:徐超 章震 黄巧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