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省科学院生物工程所主持的“黔南州‘冷烂锈阴瘟’山区特色藤本果树种植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是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对口帮扶科技项目),联合了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安明山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通过对黔南州“冷烂锈阴瘟”山区环境特征研究,项目组经过多次实验考察筛选出适宜该环境的优良品种,建立了适合贵州山区的高产优质的山地高效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及模式,突破了百香果越冬技术瓶颈,创新了藤本果树山地高效栽培技术并制定发布技术规程,支撑了贵州省培育形成喀斯特山地高效特色藤本植物研究创新人才团队。项目组专家积极参与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助推脱贫攻坚,开展农业产业服务和技术指导,培训地方农户、致富带头人400余次,带动贫困户累计2000余户,合计服务6000余人,累计技术培训与指导1万余人次,技术成果先后在贵州省平塘县、从江县等多地推广应用于西番莲(百香果)种植。
2019年以来,百香果成为贵州省六大精品水果之一,是扶贫优势产业。截至2020年6月,该项目成果辐射带动贵州省百香果产业17.5万亩,位居全国第三。被广东省扶贫办、广州市协作办和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评价为“百万元帮扶项目,推动形成县域亿元产值扶贫产业”,项目在黔南州乃至贵州省脱贫攻坚中发挥了良好的技术服务与支撑作用,为深化东西部合作和定点帮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